交通运输部副部长赵冲久在今日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,我国港口规模居世界第一位。2020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4 5.5亿吨,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.6亿标箱,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。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10名的港口中,中国占有8席;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,中国占有7席。
赵冲久介绍,截至2020年底,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2142个,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92个。建成了环渤海、长三角、粤港澳等沿海五大港口群和煤炭、石油、铁矿石、集装箱等货类专业化运输系统。五类重点专业化泊位岸电设施覆盖率达到75%;至2020年累计建成集装箱自动化码头9个,在造7个,涌现了时代楷模“连钢创新团队”,引领世界智慧港口新潮流。自动化码头设计建造营运技术、港口机械装备制造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
国际海运承担了我国约95%的外贸货物运输量
一是海运船队规模不断壮大。截至2020年底,我国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3.1亿载重吨,居世界第二位。中远海运集团、招商局集团经营船舶运力规模分别位列全球海运企业第一、第二位。
二是海运服务网络不断完善。国际海运承担了我国约95%的外贸货物运输量,国际航线往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全程物流服务逐步向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的主要内陆城市延伸。
三是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。国际海运业实现全面对外开放,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,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不断健全,海南自由贸易港航运创新政策逐步推进落实,海运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。
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居世界第一
赵冲久介绍,内河货运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。2020年,全国内河货运量完成38.15亿吨,货物周转量1.6万亿吨公里。长江干线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内河运输最繁忙、运量最大的黄金水道;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不断推进。截至2020年底,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2.77万公里,居世界第一位,其中高等级航道里程1.61万公里;内河船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。“十三五”期内河企业数量减少8.8%,内河船舶数量减少21.9%,内河船舶平均净载重吨增加31%,大型化、规模化、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。
赵冲久表示,为推动水运的发展质量变革、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下一步,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水运事业高质量发展。